呃逆打嗝可通过针灸一针疗法快速缓解,常用穴位包括内关、攒竹、足三里等。针灸治疗呃逆主要通过调节气机、和胃降逆,具有见效快、操作简便的特点。
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针刺内关能宽胸理气、和胃降逆,对膈肌痉挛有直接抑制作用。临床常配合深呼吸操作,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手法,留针15-20分钟。
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,眶上切迹处。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,针刺可疏通头部经气,调节植物神经功能。操作时采用1寸毫针向鼻尖方向斜刺0.3-0.5寸,轻微捻转至患者有酸胀感后即刻出针。
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,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。作为强壮要穴,针刺可健脾和胃、调理中焦气机。采用3寸毫针直刺1-1.5寸,得气后行捻转补法,对顽固性呃逆配合艾灸效果更佳。
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,脐中上4寸。此穴为胃之募穴,针刺能直接调节胃腑功能。操作时让患者平卧,采用2寸毫针向下斜刺1-1.5寸,行提插泻法使针感向四周扩散。
膈俞穴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。作为膈肌对应穴位,针刺可解除膈肌痉挛。操作时患者取俯卧位,向脊柱方向斜刺0.5-0.8寸,得气后留针期间配合红外线照射。
针灸治疗呃逆期间需保持情绪平稳,避免冷空气刺激。可配合饮用温热的生姜红糖水,或用拇指按压耳垂后翳风穴辅助止嗝。日常注意饮食细嚼慢咽,避免暴饮暴食及碳酸饮料。顽固性呃逆持续48小时以上或伴随呕吐、胸痛等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。平时可练习腹式呼吸法,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预防呃逆发作。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
2025-01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