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失调按摩哪些穴位可以治疗

发布时间: 2014-12-03 15:58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现在都市的人,往往作息不规律,由此容易导致脾胃失调等症状的出现。因此,如何调理好脾胃就很重要的了。调理脾胃的方式有很多,不妨试试按摩穴位的方法,除了按摩穴位,对穴位进行艾灸也是一个好的方法。

推按两肋

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,使局部发热,能够疏通肝胆经,调畅气机。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,达到养胃、暖胃,调畅中焦气机、预防胃疾病的疗效。

揉按心窝

心窝指中脘穴以上,胸骨以下的部位,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,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,使局部感到温暖、舒畅,有调节中焦气机,使胃气通畅的作用。如果消化不良,胃胀症状明显,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,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。

艾灸足三里穴

外膝下3寸,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,用艾条灸10-15分钟或艾罐20-30分钟。经常用此法施灸,具有补益脾胃、扶正培元、调和气血、祛邪防病之功效。

艾灸中脘穴

用艾条灸中脘穴10-15分钟,或用艾罐灸20-30分钟。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处,相当于五指的宽度。中脘穴有调胃补气、化湿和中、降逆止呕的作用,灸疗可改善胃疾。

点按中脘穴

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,肚脐上4寸,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,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,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,调节胃的功能。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,每次2~3分钟,至局部产生发热感。
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澳大利亚vs丹麦水位分析 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吗
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吗
婴幼儿脾胃虚弱是常见的问题,通常表现为面色发黄、头发稀疏、消瘦、指甲脆薄有白点等,与饮食不规律、过食生冷食品有关。世界杯202212强赛程表 保健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给宝宝按摩以下几个穴位,帮助宝宝调理脾胃。点按中脘穴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,肚脐上4寸,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,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,点按中脘穴...[详细]
发布于 2015-02-09

最新推荐

为什么针灸以后耳鸣会加重
为什么针灸以后耳鸣会加重
针灸后耳鸣加重可能让人感到困惑,但这通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、针灸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的疾病有关。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,针灸可能会对局部产生刺激,导致症状暂时加重。操作不当,如力度过大或次数过多,也可能是耳鸣加重的原因。针灸加重耳鸣也可能是由于...[详细]
2025-01-16 16:30
人参枸杞子泡酒壮阳吗
人参枸杞子泡酒壮阳吗
人参和枸杞子泡酒确实有助于改善体力和提高精力,但它们并不能直接增加男性性功能。人参和枸杞子常被认为具有补益作用,传统上用于提升精力、改善疲劳和增强免疫系统。然而,关于它们是否能够直接“壮阳”,科学证据仍然有限。人参是一种在世界杯202212强赛程表 学中广泛使用的...[详细]
2025-01-16 16:09
颈椎间盘突出按摩还是牵引
颈椎间盘突出按摩还是牵引
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面对是否选择按摩或牵引时,确实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。通常情况下,同时结合按摩和牵引可能会更有效地缓解不适症状,但关键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不同的颈椎间盘突出阶段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,因此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适合的治疗...[详细]
2025-01-16 12:47
神经性头痛按摩哪个部位
神经性头痛按摩哪个部位
神经性头痛,常常表现为紧张型头痛,是因为头部肌肉的持续收缩导致的慢性疼痛。很多人会感到钝痛、胀痛或压迫感,同时可能伴随焦虑和抑郁的情绪。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,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不适症状。比较常见的按摩穴位包括太阳穴、风池穴和百会穴。1、太阳穴:...[详细]
2025-01-16 12:15
循环泡酒能治疗灰指甲吗
循环泡酒能治疗灰指甲吗
循环泡酒并不能有效治疗灰指甲。灰指甲主要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,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。对于这种疾病,通常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,如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,或者外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和环吡酮胺乳膏等。而酒精虽然有一定的...[详细]
2025-01-16 11:44
腰疼泡酒什么药材最好
腰疼泡酒什么药材最好
腰疼可以通过泡酒缓解,常用的药材有杜仲、川芎和鸡血藤。选择合适的药材组合,可以有效地缓解腰部不适,提升舒适感。1.杜仲杜仲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,常用于治疗腰痛和下肢无力。其主要作用是补益肝肾,强筋健骨。可以将杜仲与米酒一起煮制,制作成药酒,适...[详细]
2025-01-16 10:41
腰间盘突出泡什么药酒根治
腰间盘突出泡什么药酒根治
腰椎间盘突出通过药酒泡治虽有缓解作用,但无法根治。药酒仅能作为辅助疗法减轻症状,缓解炎症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但要彻底缓解症状或控制病情,需联合康复治疗、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手段。若症状严重或有明显神经压迫表现,应尽早就医,选择更科学...[详细]
2025-01-16 10:12
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