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后失眠是怎么回事

发布时间: 2024-09-21 08:22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艾灸后失眠可能是正常现象,可能是环境因素、个人生活因素、心理因素、药物因素等原因所导致。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措施。具体如下:

1、正常现象:在艾灸之后会加快体内血液循环,使神经处于兴奋状态,从而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症状,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等血液循环恢复之后会得到缓解。

艾灸后失眠是怎么回事

2、环境因素:在艾灸之后,如果所处环境比较嘈杂,会影响到患者睡眠,导致出现失眠,需要及时改善环境。

3、个人生活因素:做完艾灸之后,如果患者喝了浓茶或者是浓咖啡,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,从而会引起失眠,需要及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,避免喝浓茶或者是浓咖啡。

4、心理因素:如果患者心理受到很大创伤,有可能会影响到睡眠,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症状,及时地通过自我调节或者是通过心理疏导方式来改善。

5、药物因素:患者在短时间内使用了一些药物,比如左甲状腺素钠片、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等,导致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,从而会引起患者出现失眠,等药物代谢之后,症状就会逐渐得到缓解。

艾灸后失眠是怎么回事

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等因素所导致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,适当增加户外锻炼,比如快走和慢走等,能够使身心放松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看病要趁早,不等待 不排队,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微信号:澳大利亚vs丹麦水位分析 ,求医更省时更省心

相关推荐

背部艾灸后失眠怎么回事
背部艾灸后失眠怎么回事
背部艾灸后失眠,可能是正常现象、环境因素导致的。但也可能与患者本身存在疾病有关,如气血不足、阴虚火旺等。一、非病理性原因1.正常现象:如果在进行背部艾灸时,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,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,从而引起不适症状,出现上述情况。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,在停止治疗后可逐渐缓解。2...[详细]
发布于 2024-08-02

最新推荐

治崩漏止血最好中药
治崩漏止血最好中药
崩漏止血效果显著的中药包括三七、仙鹤草、地榆炭等,具有收敛止血、凉血化瘀功效。1、三七:三七含三七皂苷和止血活性成分,能缩短凝血时间,促进血小板聚集。治疗崩漏可研磨冲服,每日3克分两次温水送服;或配伍当归、阿胶煎汤,适用于血瘀型崩漏。出血量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9
预防口臭的中药有哪些
预防口臭的中药有哪些
预防口臭的中药包括金银花、薄荷、佩兰、丁香、藿香等,通过清热解毒、芳香化浊、调理脾胃功能发挥作用。1、金银花:金银花性寒味甘,归肺胃经,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的功效。口臭因胃火炽盛或口腔炎症时,可用金银花5克泡水代茶饮,或配伍连翘、黄芩煎服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9
恶性畸胎瘤吃什么中药
恶性畸胎瘤吃什么中药
恶性畸胎瘤需中西医结合治疗,中药辅助以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为主,常用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、山慈菇等药材。1、清热解毒:恶性畸胎瘤多与热毒内蕴相关,可选用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。半枝莲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,每日15-30克煎服;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8
气滞血瘀一般中药要调理多久
气滞血瘀一般中药要调理多久
气滞血瘀的中药调理周期通常为1-3个月,具体时长与体质差异、病情轻重、用药方案、生活习惯、调护配合度密切相关。1、体质差异:阳虚体质者代谢较慢,需配伍温阳药物如肉桂、附子,疗程可能延长至4个月;阴虚体质易化热,常加生地、丹皮,疗程约2个月。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7
恶性葡萄胎中药治疗
恶性葡萄胎中药治疗
恶性葡萄胎可通过中药调理气血、化瘀散结、扶正祛邪,常用方剂包括桂枝茯苓丸、少腹逐瘀汤、桃红四物汤等。1、化瘀消癥:恶性葡萄胎多因冲任失调、瘀血内阻所致。桂枝茯苓丸以桂枝温经通脉,茯苓利水渗湿,配合牡丹皮、赤芍活血化瘀,桃仁破血消癥。临床可加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7
天花治疗中药方剂
天花治疗中药方剂
天花治疗需以清热解毒为主,常用中药方剂包括升麻葛根汤、清瘟败毒饮、黄连解毒汤、普济消毒饮、竹叶石膏汤。1、升麻葛根汤:适用于天花初期疹点未透阶段,升麻、葛根配伍可解肌透表,芍药甘草缓急和中。麻疹、风疹初期亦可参照使用。煎服时加薄荷3克增强透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6
脾胃湿热一般吃多久中药能根治
脾胃湿热一般吃多久中药能根治
脾胃湿热需辨证施治,中药疗程通常4-8周,具体时长与体质、病情轻重、用药方案相关。1、体质差异:阳虚体质患者代谢较慢,药物吸收效率低,疗程可能延长至10-12周。临床常用清热化湿方如三仁汤,配合健脾药物如白术、茯苓。湿热夹杂气滞者需加柴胡、...[详细]
2025-05-10 14:26